如果你在美国的南部,也许偶尔看见前面的皮卡下面垂挂着两颗睾丸的模型,随着风摇摆,在互相撞击,好像散发着一股求偶的气息。
“我的车很有种。”——就是这个意思。
【资料图】
这个名字叫做Truck Nuts的文化在美国南方佬的眼里,是展示自己和爱车男子气概最好的方式。
几年前公路商店第一次介绍了这种文化。我记得那天晚上我兴奋地把这篇文章给刚刚在酒吧认识的来北京拍记录片穷导演Frank。他操着着字正腔圆地京腔回复说,“在我老家,不都当这是傻逼吗?”
把目光放到今天,如果想用车掩盖你的性取向,已经存在几个完美的选择:
特斯拉、五菱宏光mini或是一辆共享单车。
如果你抛开认知里的网络标签,大部分新能源车型都能达到同等效果。
一个gay朋友跟我说,新能源车最大的进步是:再没听过车评人或销售说,他开这款新能源车有自带妹子上车的属性。
这跟价格和豪华无关,要知道曾经连十万块车会把这个作为主要卖点。
“把车头车尾方向盘的标志一换,你就是保时捷车主,女孩子压根看不出来。”
“作为个人消费品,车企将汽车设计和风格用于表达性别消费者的梦想、欲望和愿望,而他们往往和男性的阳刚之气有着明显的联系。”
长久以来,女性都与象征静止的符号相关联,她是忠诚守候的佩内洛普,永远等候闯荡世界的奥德赛。如果说汽车延展了人的活动范围,提升了移动的效率,其实仅对于男性具有天然的合法性。
以前的汽车广告有一套固定的板式:找个40来岁的白人男明星,穿一身西装站在极端自然的背景里,眼神飘渺地看看远方,转身走向汽车,嘴角带着一丝自信的微笑驶向远方,一个面向男性销售的汽车广告就拍好了。
更直白的拍法也不乏这样的
最直观感受到的是新能源汽车有着强烈的去性别化倾向,这来自于科技产品天生的无性别感。
没有发动机也不需要燃烧氧气,大多纯电动车都取消了进气格栅,这让电动车的前脸相比汽油车更简洁、完整,视觉上更接近一款电子产品的审美风格。
来源:@司机的自我修养
这里要提的一点是,ev车型看起来如此同质化地使用贯穿式尾灯和圆润的设计,以至于白色的新能源车看起来都像网约车,都是阉割产品生殖特征的一种进步。
相比之下新能源车型廉价过剩的马力和安静的特质,听起来像是让男子气概受损的发明。
图片来源:懂车帝
事实是,霸气和硬汉诸如此类的外观形容词,用在科技产品上显得油腻,也开始被科技感和性价比作为卖点而代替。发动机的轰鸣声被精心合成的背景音所取代。
要说这条道路上的尽头并不是单调,起码如今供应链能做到的是把几乎一样的硬件包装地各不相同。
这种基于供应链乐高式排列组合的造车模式——在很多汽车爱好者看来,它变得无趣了。
这种无趣可以参考近十年的手机设计,从保留一点实体按键的60%屏占比到现在的95%以上,每一个后继车型都在前一代的身上继续完善着同一个公式。
除此之外,“新能源”这三个字本身就代表了对男权意识的挑战。
最基础的一个逻辑来自于,燃油的分配本身就是权力结构分配不均的体现。
“在德国,单身男性平均每年消费147,000 MJ,比单身女性每年108,000 MJ高出37%,当对数据进行收入校正时,这一差额的大部分消失了。例如,在最低收入类别中,单身男子的能源消耗仅比单身妇女多1%(119 601 MJ对118 368 MJ)。在收入最高的类别中,单身男子消耗的能量比单身妇女多2%(292 221 MJ对285 234 MJ)。收入最高的妇女比收入最低的妇女多消耗141%的能源,而男子的这一数字是144%。因此,收入也是分析两性能源消耗对比的一个重要因素。”(Schiebinger, 2013, drawing on Räty and Carlsson-Kanyama 2009)
于是传统的车企往往会更集中服务于能消耗资源的那一批人,白人、欧洲裔、异性恋、富有。
所以你开始在互联网上研究电动汽车时,会注意到在传统男性汽车论坛的一种论调:
“开电动车的都是娘炮,真男人要开大v8”
“除非这世上再也没有一滴汽油,不然我不会买电动车。”
另外一方面则来自于自动驾驶。
包括性别里的最后一点差异,驾驶技术水平,某CEO都说了:未来辅助驾驶比人开的更好。
自动驾驶实际上会促使司机转变为乘客,将道路上话语权的重新分配,最终达到“去男性化”的目的。
近期的《速度与激情10》虽然减少了对女性屁股的跟踪镜头数量,不过在根植于男性幻想的语境下,大多数燃油车还是围绕荷尔蒙和社会地位展开。
不过如果我们真的想多聊聊福柯的话,“驾驶员“本身的符号学定义就有着浓烈的”支配“的意味。
甚至我们能看到往往性别男性性别意识越浓的车型,它们很容易和更加危险的驾驶习惯相匹配。
去性别意识是新能源汽车注定的宿命。
但是不知道是不是国内的这些广告代理公司偷懒。在能源市场已经如此成熟的国内。我们的车企在聊到用户画像的时候第一句个词永远还是“男性(女性)”
图片来源:长城产品PPT
一位年轻女士来看某款车问适不适合自己用,销售一秃噜了就会说“很多小姑娘买这款车。”
但是很不幸,这个过程中往往不可逆。中国的汽车市场独有的风气是喜欢归类和评判,譬如买奥迪A6都是官本位思想,隔壁开路虎都是暴发户,你看这思域车主一定是个鬼火仔。
来源:@黑猫警长爱开车
真正精明的车企都不想一眼就让车型有男女之分,毕竟特男人和特女人的车都会因为太显眼的标签而让消费者犹豫。
前两年隔三岔五就冒出来一个“专门为女性打造的手机”。“自拍功能”、“一键美颜”、“小巧玲珑”,甚至恨不得在手机周围焊上去一圈粉红的蕾丝花边。
几年过去了,它们还剩下多少且不说。至少人们印象里,女性最友好的手机还是Iphone。
“公主式的车漆,俏皮的内饰,这些表面的功能以一种非常特殊的方式尊重女性的需求,像是三八妇女节早上进办公室,老板给女员工送一束花,其他364天都保持男女薪酬差距。”
“你在苹果手机难以找到任何与性别挂钩的部分,而男性和女性真正在身体上的差异,比如对于女性经期的记录,却早就在“健康”功能里得到了支持。
那么我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样子的无性别主义的汽车。
“无性别”意味着大多数人会将其与“中性”、“LGTBQ”联系在一起,但实际上,它是一种超越性别偏见、弱化性别特征、倡导更有包容文化的态度。
我想它的性别丝毫不去提供它的审美价值,而是提供它的实用属性。甚至性别本身也不构成任何意义。
举一个例子,至今为止全世界基本碰撞研究仍然优先考虑代表普通男性(1.77 米高,76 公斤体重)的假人。只有一次测试使用女性假人,并且该假人仅在测试中用作乘客。因此我们没有关于女性驾驶员在碰撞过程中如何受到影响的经验数据。
即我希望在下次碰撞试验中,放在哪里的不是一个女性的假人。而是一个具有女性身体特征的假人。
那个时候,一个产品服务的便不再是某一个性别。而是有特定体征的人。
就像是一个手臂强壮,因为长期从事田间劳作导致自己背后的脖颈被晒得通红的美国南部农民,买了一辆皮卡,人们会联想到这个人勤劳、独立,有着像是美国开拓精神的一部分。
而他在汽车后面挂两颗睾丸,人们只会觉得他是个愣逼。
撰文脚皮编辑脚皮 设计3斤
tel:17269398300
eml:hz@ontheroadstore.com
eml:hustler@ontheroadstore.com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