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也感觉今年的夏天比往年热得更早?
当地时间7月4日美国《国会山报》报道,根据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的数据,7月3日是地球上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天。就在同一天,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WMO)也发布公告确认,时隔七年后,“厄尔尼诺”现象再度降临地球。
40℃高温提前入场
(资料图片)
极端天气谁来背锅?
当地时间7月4日,根据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的数据,7月3日是地球上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天,地球表面以上2米的全球平均气温达到17.01℃。
我国高温天气也同步登场,据中国气象局预计,7月5日起,华北、黄淮等地将迎新一轮超长待机的高温天气,江南、华南等地也会加入“高温群聊”。
此次过程中,石家庄、济南、郑州等北方城市可能出现40℃高温,同时湖南中部、江西中部等南方地区日最高气温可达37~39℃。
有网友表示,好家伙,近四十度的高温,上班的路上看来大家都挺“熟”的,只怕“每一年都是余生最凉快的一年”。
∆图源/微博截图
那近期出现的极端高温天气,是否和厄尔尼诺现象有关呢?
要讲清楚“厄尔尼诺”,就不得不提到另一个气候现象“拉尼娜”。简单来说,“厄尔尼诺”与“拉尼娜”都是一种周期性的气候现象,主要与太平洋海温的变化有关。
在“拉尼娜”现象期间,全球气温下降,南美洲西海岸通常会出现干旱,东南亚则会出现洪水和风暴。在北美和欧洲,“拉尼娜”会导致更温暖的冬季和更凉爽的夏季。
∆图/视觉中国
而“厄尔尼诺”现象对气候的影响则与“拉尼娜”完全相反,在这期间全球气温升高,南美洲西海岸通常会出现大量降水,东南亚可能出现干旱,也会导致北美和欧洲出现更冷的冬季和更热的夏季。
对比咱国内最近的天气走向,可以发现与“厄尔尼诺”现象高度吻合,大概率是背锅无疑了。
“厄尔尼诺”归来
对我国的影响有哪些?
“厄尔尼诺”与“拉尼娜”,之前一直都维持着“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平衡关系。
不过世界气象组织表示,此前异常持久的“拉尼娜”现象已经持续了三年之久,这次“厄尔尼诺”的现象归来显得异常凶猛。
据中国环境网科普,“厄尔尼诺”将会对我国的农业生产、交通运输、能源供应等多个方面产生较大影响。
首先将会导致我国东部地区出现“北少南多”的降水分布,可能导致南方城市内涝现象凸显,出现“暖冬”概率增大;北方则降水偏少,容易发生干旱。
而在江南、华南等地出现强降水时,将容易造成支流的污染物随着洪水下泄,形成污水团,对大江大河造成污染,还会造成山体滑坡等生态破坏。北方干旱时,较容易发生大面积的森林火灾,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极端天气频发
人类该如何应对环境威胁?
中国气象局原副局长许小峰指出,“厄尔尼诺”现象出现的第一年为其发展年,其影响会从第二年逐步出现。早在2015年,受“厄尔尼诺”影响,山东就有274座水库干涸,157条河道断流。
这意味着,与极端高温天气的战役才刚刚开始,等待我们的将是一场长时间的持久战。面对异常的酷暑,人类到底该做些什么?
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南半球海洋研究中心(CSHOR)主任蔡文炬教授认为,个人想要通过“临时抱佛脚”的方式改变气候的影响是不可能的,只能尽可能地在平时长期的生活方式中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养成低碳生活的习惯。
∆图/视觉中国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教授本杰明·霍顿(Benjamin Horton)教授也表示,面对极端天气,如果需要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工作,就要给自己足够的时间适应高温。比如可在早晨和傍晚预留出比平常外出多20%的时间,让身体逐渐适应气温的变化。持续一段时间后,便可恢复正常的作息,避免因为高温产生严重的不适。
同时人们也需要对热衰竭、热射病、中暑的迹象更了解,一旦发现有相关迹象,必须立刻补水或使用冰袋、风扇降温。
高温不可避免,“厄尔尼诺”已在路上。面对极端天气,我们能做的就是加强环保意识,提高对气候变化的认知。
潇湘晨报实习编辑刘中钰 编辑李国栋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