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 > >正文

今年大豆进口量大增,国产大豆价格弱势运行

今年以来,国产大豆价格一路下行、进口大豆量大增,以及“国产大豆进粮库,进口大豆进市场”现象,引起了行业内外的关注。

眼瞅着大豆价格今年以来“拾级而下”,东北粮食贸易商窦大壮(化名)的内心忐忑不安。去年国内大豆丰产,指望收粮待涨的贸易商却被市场教育了一番。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2022年秋收之际,大豆价格一度炒至每斤2.8元,如今跌破2.4元。窦大壮称,如果单考虑豆价,贸易商收购大豆持粮至今,与市价相差每斤0.15元都算是亏损少的,亏损多的甚至达到0.3元,相当于每吨跌去600元。尽管大豆贸易商不算多,且贸易商的大豆收购量也不算很大,但亏损三五百万元的情况,仍不在少数。

今年以来,大豆行业的显著特点,除了国产大豆价格弱势运行外,还有进口大豆量大增。

尽管国产非转基因大豆与进口转基因大豆属于两个界限分明的市场,但国产大豆价格一路下行、进口大豆量大增,以及“国产大豆进粮库,进口大豆进市场”的现象,仍然引起了行业内外的关注。

今年上半年大豆进口新形势

海关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大豆累计进口量5257.5万吨,同比增加13.6%;累计进口金额2312.6亿元,同比增长19.7%。

其中,6月,我国进口大豆1027万吨,同比增加24.5%。从二季度大豆进口数据来看,4月726.3万吨,5月1202万吨,这意味着,6月进口大豆环比下降14.6%,5月大豆进口环比增长65.5%。

值得关注的是,5月大豆进口量刷新了单月大豆进口历史最高纪录;尽管6月环比有所下降,但也是大豆单月进口量高位。

之所以5~6月大豆进口量上升,与4月初以来海关质检变严直接相关。

中国大豆产业协会执行会长唐启军称,对进口大豆质量进行检查,原来正常时间为3~5天,延长以后平均时间跃升至20天左右。这使得一部分原本应该4月清关的大豆,延期至5月,导致进口量统计数据偏高。除此以外,他还提到,这也与巴西大豆因为天气原因收获出现延迟有关,使得4月大豆进口数量减少,从而增加5月供应压力。

当然,这也与进口大豆价格走低有关。此前,国家发改委价格成本调查中心韩静波处长接受第一财经记者专访时表示,受今年巴西大豆丰产影响,国际大豆供应局面走向宽松,国际大豆价格整体下滑,加之海运费用逐步下降,国际大豆价格进口成本下降明显,国内市场对压榨预期有所看好,由此导致大豆进口量略有上升。

鉴于今年上半年的大豆进口表现,业内预计,2023年大豆进口量较上年会有所增加。

中华粮网易达研究院副院长张智先认为,2021~2022年,受疫情影响需求及其他因素影响,大豆进口量连续两年出现下降,而今年预计国内食用油消费将会复苏,从而推动对进口大豆的需求。

据My steel农产品团队初步统计,今年三季度大豆到港仍处于高位,7~9月的进口大豆到港量分别为1100万吨、810万吨、750万吨,预计2023年全年进口量有望超过2022年。

将时间轴拉长来看,2020~2022年,大豆进口量与进口金额呈现迥异走势。前者逐年下降,分别是10033万吨、9652万吨、9108万吨;后者逐渐上升,分别是2742.9亿元、3459亿元、4085亿元。

这意味着,最近三年进口大豆单价在不断提高。我国为更少的大豆,付出了更高的成本。其背后是新冠疫情以及复杂动荡的国际局势,波及了全球粮食贸易供应链,导致大豆进口价格上涨。

国产大豆价格弱势运行背后

去年9月,新豆少量上市价格高开,毛粮收购价2.90~2.95元/斤,高于上年同期2.70~2.75元/斤的开秤水平。然而,11~12月,国产大豆价格持续下跌。去年底,黑龙江地区大豆毛粮收购价就已经跌至2.7元/斤,较新豆上市初期下跌0.2~0.25元/斤。今年以来,大豆价格整体仍延续去年底的下滑态势。

7月21日,在国新办举行的发布会上,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负责人刘涵称,受全球大豆油料供给宽松、美元持续加息等因素的影响,今年以来国际油脂油料价格降幅较大,传导拉低国内市场价格。上半年,黑龙江国产食用大豆平均收购价每斤2.65元,同比降13.2%。

这背后,尽管有低价进口大豆的冲击,但根源还是在于供需失衡。

唐启军称,国产大豆产量从2021年的1640万吨猛增至去年的2028万吨,同时下游需求疲软,加工企业也没有做好充分准备承接这部分突然增加的产量。

将时间轴拉长,去年国内大豆产量创历史新高,肇始于2019年启动的第二轮大豆振兴计划。

黑龙江省龙科种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铭丰称,连续多年的大豆扩种打破了原先的供需平衡。去年大豆产量井喷式上涨,增幅达到23.7%,达到了国家扩种大豆、增加国产大豆产能的目的。然而,产业链多个环节并没有做出相应调整。比如,提前谋划让深加工企业调整生产计划,消化增产的大豆;再比如,通过补贴等优惠政策,适当减少进口,优先使用国产大豆。

即便是中储粮收储大豆,也要及时释放价格引导信号。李铭丰提到,由于前期国储政策迟迟不公布,直至3月9日中储粮才发布公告,在黑龙江、内蒙古多个直属库挂牌收购国产大豆,收购价每斤2.775元(国标三等,不限蛋白含量)。官方原本指望这个支撑价位能够稳住下行势头,结果却没有支撑住。

当时,大豆市场价为2.4~2.5元,远低于收储价。由于价差明显,于是,合作社、大豆贸易商纷纷涌向各库点,从而直接催生了今年春季的大豆难卖现象。

据多位售粮主体反映,一是排很长时间的队,二是粮库提高收购标准。窦大壮称,大豆以托市价格走向市场没人收,只能卖给粮库。然而,直属库只有那么多,每天的收储量也有限。于是,售粮主体就不得不排队,有地方排到了1000多号。由于排队时间过长,甚至出现了“倒车号”加塞的情况,一个车号能卖1万多元。

5月上旬,国储收购国产大豆任务结束。在此之前,客观上黑龙江省内粮源转化依赖国储,国储库前排车剧增,多方主体为留存利润空间迫使豆价收购价走低。这让窦大壮直呼“伤不起”。他表示,粮食贸易商都是民营企业,手头上的资金有限,价格下行赔一部分,库存积压一大部分,因此亏损惨重。

为进一步解决大豆销售难题,5月下旬至6月中旬,黑龙江省又启动了地方调节储备大豆收购,支撑价格偏稳运行。截至6月15日,黑龙江地方储备大豆收购任务结束,需求疲软仍是限制大豆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

一边是大力收储,另一边是进口大增。这就使得我国大豆产业进入了“国产大豆进粮库,进口大豆进市场”的怪圈。

“说实话,我们没有为大豆扩种真正做好准备。”李铭丰称,如果不解决大豆价格、大豆收储、国产大豆单产、进口大豆和国产大豆总量平衡等一系列问题,就很容易盲目扩种,结果就是国产大豆价格走低,农民利益受损。今年以来,国产大豆价格一路走低,或者有价无市,虽然标价每斤2.5元,但贸易商收购意愿不足。即便以每斤2.5元的价格销售,黑龙江省亩产大豆300斤左右,亩收益750元。然而,种植成本中地租就已经达到每亩800~1000元,这将使得大豆补贴逐渐常态化。

他认为,扩种如果是由市场力量驱动,那么增加的产量自然会被市场主体很快消化掉。当前形势下扩种大豆,那就更需要为增加的这部分大豆找好出路。

标签:

相关阅读